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频道 >政务公开 >计划规划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 时间:2018-05-23 16:54:36
  • 发布:办公室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的工作部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工作主线,以加强基层为重点,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关键,以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高水平推进健康湖州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努力争创综合医改先进市,打造健康中国示范区,为我市加快赶超、实现两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创新现代医院治理体制。加强公立医院的综合监管,明确政府部门的涉医管医事项和监管方式,建立政府综合监管清单,加快构建数字化综合监管平台。完善公立医院发展中心对市级公立医院管协调、管运行和管考核等职能。支持德清县探索推进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医院经营管理清单,明确医院经营管理权责,落实医院经营自主权;推进公立医院章程制定,把加强党的领导融入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内部治理机制。强化公立医院考核评价,建立医院绩效评价清单,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监测,提升医院运营绩效。

(二)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深化药品流通两票制改革,推进药品耗材联合集中采购,进一步减少成交药品耗材品规,压缩价格空间。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控制在3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控制在20元以下。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降低检查检验价格,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实行耗材零差率销售和影像无胶片化,改善医院收入支出结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 、检查、化验收入)占比达到35%以上,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数达100个以上。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强化绩效考核,统筹考虑医、药、护、技、管、勤等不同岗位的比例关系,最大限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二、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三)加快建设高水平医联体。市本级按照“1+1+N”模式,探索以市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为龙头,联合市区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建市区医疗集团。完善市级医院与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协作机制,确保每周市级医院专家下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医院分别达到50人次和100人次以上。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中心镇为枢纽、一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德清县探索推进健康共同体建设,长兴县和安吉县分别建好2-3个县域医共体。推进县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县区级医院每周下沉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250人次以上。加快推进精神病、老年病、妇产科、中医等专科(专病)联盟建设。

(四)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布局调整。全市计划开工项目23个,其中新开工10个,力争竣工8个,全年计划总投资19.25亿元。加快推进浙北医学中心、市第一医院改扩建和市中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市妇保院完成整体搬迁方案设计。加快推进县区级医院重点项目建设。

(五)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年计划投资1.49亿元,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0家。中心城区朝阳爱山、凤凰、康山中心投入运行。做细做实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全市规范签约率达3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75%以上。探索推进医养结合,每个县区至少有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创新基层补偿机制,全市80%的县区开展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推动基层构建以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为基础的薪酬分配制度。高标准建设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六)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贯彻《中医药法》,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面达到90%以上。推进中医三名建设,加强中医精英人才和基层实用型人才培养,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1-2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3个,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2-3个。完善治未病服务模式。

(七)大力支持民营医院发展。深化与市城市集团战略合作,推动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发展医养结合、高端医疗,提升民营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床位占比达到24%以上。深化重点项目联系服务,加快推进鑫达医院、树兰医院等重点社会办医项目建设。

三、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八)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重点人群艾滋病检测,建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云平台。全面完成中盖结核病三期项目和结核病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强化医防整合,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强化疫苗管理和接种服务,完成中心城区管理体制移交。加强重性精神疾病防控。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确保完成每千常住人口监测样品不少于1件。

(九)强化卫生应急保障。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落实人禽流感、鼠疫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深化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完善应急队伍管理办法,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与防控水平。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标准化建设。

(十)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制定健康素养促进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深化健康知识五进活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8%。安吉县、吴兴区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县区。加大健康细胞创建力度,创新健康促进与教育方式,鼓励更多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深化控烟工作,推进无烟环境创建。

(十一)完善爱国卫生长效机制。以大花园建设为契机,结合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创建。三县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考核,全市国家卫生乡镇比例达到25%,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

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十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全面应用DRGs开展医疗质量与绩效评价,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DRGs数分别大于500组和350组,推进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率达50%以上。市第一医院创建成为三甲医院,实现市级医院三甲全覆盖。加强血液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血液质量控制体系。

(十三)加强学科人才建设。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科建设为重点,实施医疗双高计划,加快培育区域医疗高峰和高层次人才。深化省、市、县区、乡镇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创建,争创省市共建重点扶持学科5个,重新确定市级医学重点学科20个,建设县区级重点学科42个,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覆盖率达40%以上。提升8个省级区域专病中心水平,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提升区域影响力和诊治水平。住院病人外转率控制在5%以内,域外病人就诊率达到5%以上。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和本土人才培养计划,招引博硕士60名以上,推选高层次人才10名以上,培养本土卫生人才100名以上。创新基层人才工作机制,落实招录与招聘并轨、学费补助等激励政策,全市新增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110名。

(十四)持续深入改善医疗服务。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推广1小时精准预约诊疗服务,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预约率分别达50%90%以上。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远程会诊、影像、超声、心电、病理、查房、监护和培训等服务全覆盖。推广日间病床、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三级医院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达18%以上。深化等级卫生院创建,新增国家级等级卫生院3家,全市等级卫生院覆盖面达93%以上(甲等卫生院占比达3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比例达67%以上。

五、深化智慧医疗建设

(十五)深入推进跑一次+理顺门诊、病人、现金和数据流向,再造门诊服务流程,全面推行全预约诊疗、全自助服务和全电子叫号,逐步减少或取消纸质病历本、报告单、发票和胶片。市级医院实时提供门急诊病人流量、车流量和空余车位等信息服务支持,启动诊间记账、诊后合并付费服务,拓展支付功能,建设智能化自动分药系统,全方位解决看病排队问题。

(十六)深入推进互联网+升级健康湖州服务平台,实时提供全天候挂号、全流程智能提醒和全过程数据查询服务。提升全市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各级医院加强门诊号源池管理与维护,加快实现市到省双向转诊服务。推进适合各类医联体需求的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建设和互联网+”生育登记服务。

(十七)深入推进大数据+严格实名挂号、体检身份证登记等制度,健全湖州健康大数据库,加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力度。实时开展传染病、慢性病统计分析和疫情预警,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推进县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参加国家互联互通测评。

(十八)深入推进信息化+深化电子病历应用等级测评,推进市级医院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规范化电子临床路径系统建设,建设市级医院影像云。深化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探索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在签约服务中的应用。构建全程妇幼健康管理信息系统。

六、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十九)加快推进计生工作转型。加快构建各部门各司其职,合力鼓励按政策生育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强基层网络建设,推进卫计深度融合。加强公共场场所母婴设施建设,新增公共场所母婴室50个。实施安全避孕综合示范项目,推进政府购买计生技术服务和药具采购管理改革。加大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力度,完善计生奖特扶制度和公益金制度,推行失独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

(二十)切实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市妇女儿童医院内涵建设,争创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吴兴区、南浔区规范设置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完善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规范,强化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健全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深化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完成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10万人次以上。

(二十一)充分发挥计生协组织作用。推进市计生协群团改革,加强基层计生协组织建设。深化青春健康工作,开展师资认证,培育市级示范基地8个,目标人群受教育面达到80%以上。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联动开展计生家庭维权工作。规范项目化运作机制,实施省级项目5个、市级项目6个,提升帮扶关怀水平。

七、扎实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二十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落实“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和规范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统一审批事项、审批标准,加快推进各业务系统与一窗受理平台对接,建设全系统统一的政务基础数据仓,全面推行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和电子归档,提高零上门及一次办结覆盖率。

(二十三)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夯实网格化监管基础,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工作任务。加强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加大非法行医、非法医疗美容打击力度,强化公共场所风险管控,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全覆盖。

(二十四)加强标准化建设。围绕高水平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管理、家庭病床设置、最多跑一次改革、重大疾病防控等重点工作,建立目标明确、系统完善、针对性强、群众体验好的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实施细则、工作手册,努力形成具有湖州特色的标准体系。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提高政策法规工作水平。

(二十五)加强系统平安建设。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矛盾排查和包案管理,积极妥善做好信访工作。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提高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全面落实卫生计生政务公开,促进政务工作水平提升。

八、推进健康湖州建设

(二十六)健全健康湖州组织领导体系。市、县区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湖州建设领导小组,构建部门坚强有力、共同参与、高效统一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各级健康办能力建设,完善健康湖州建设组织网络和责任体系。

(二十七)落实健康湖州重点任务。打造健康中国建设示范区,制定创建行动计划,实施健康生活普及、健康服务优化、健康保障完善、健康环境建设、健康产业发展五大行动。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创建,长兴县、安吉县加快创建浙江省健康县城,各县区至少成功创建1个健康村镇。

(二十八)完善健康湖州考评机制。制定落实《健康湖州2030行动纲要》部门工作职责和年度任务,建立大健康评价体系、指标细则和考核办法。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考核结果纳入县区党政目标考核。探索研究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有效路径和具体抓手。    

九、加强党的建设

(二十九)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探索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发挥公立医院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三年计划。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指导。

(三十)加强思想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和白大褂志愿服务。加强卫生计生领域的改革发展成就、惠民利民举措和先进典型宣传,开展第二届最美系列医务人员选树。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规范新闻发言人制度,抓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管理。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办好《健康湖州》内刊。

(三十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三比三创深化四新主题实践活动,转作风、敢担当、树形象,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湖州卫生计生铁军。以局属单位党委换届为契机,调整优化干部队伍,加强局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局管干部建设。加强局党校建设,办好领导干部培训班。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三十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严防四风反弹,加强系统内各类检查的清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现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全覆盖。深化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五项机制建设,推进卫生计生系统阳光工程建设,开展医用耗材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和回扣等不正之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