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频道 >疾病预防馆 >传染病防治

充分认识疫苗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时间:2020-09-27
  • 发布: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波及,70多亿人口健康受到威胁。确诊病例超过2300万,80余万人失去宝贵生命,疫情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超出想象。目前,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还比较局限,病毒由自然宿主传播给人的机制等尚不清楚,存在再次暴发或周期性流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病毒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人类或将与其长期共存。

发现传染源、控制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三大“法宝”。由于新冠肺炎的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不易发现,传播能力强,传播方式多样,人群普遍易感,容易在社区和医疗机构造成“隐匿”传播,难以通过管理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阻断疾病传播。因此,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在人体自身注意健康素养、免疫功能强大的基础上,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免疫力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在新冠疫情中,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国家采取的让大部分人慢慢都得病以获得群体免疫力以及美国等国家被动应对的缓疫做法被证明付出生命的代价太大。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在研制新冠肺炎疫苗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与新冠病毒抢时间,以期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中争得主动。所以,接种疫苗在传染病防控中至关重要。

接种疫苗是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全国普种牛痘苗运动,一些重点地区还开展了霍乱疫苗、鼠疫疫苗的接种工作,使得天花、霍乱、鼠疫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并于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了天花。1978年我国全面实施接种疫苗工作,40多年来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通过口服脊灰疫苗(“糖丸”),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麻疹的年发病数由20世纪中期的900多万例降至不足1万例。传染病在疾病谱的位置由接种疫苗前的第1位降至第12位,我国平均期望寿命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30多岁提高到80岁左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1年的61.0‰,下降至2018年的8.4‰,接种疫苗功不可没。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根据免疫规划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测算,接种疫苗成本效益比为1:59.38,即每投入1元,可以产生59.38元的经济效益。我国流感病例门诊的平均总费用736元,接种流感疫苗平均费用不足200元,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经济负担,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从全社会角度,对儿童、医务人员及其他高危人群开展流感疫苗接种,成本效益更明显。因此,由于接种疫苗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过增加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便捷的措施之一。目前,全市有180家预防接种门诊、48家产科接种室、18家预防接种服务站、160家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为百姓提供接种服务,已经建立5公里预防接种服务圈,纵到村,横到医疗机构,无缝隙,全覆盖。其中一类疫苗有14种,可预防乙肝、麻疹、脊灰、乙脑等15种传染病;二类疫苗种类也很多,可预防狂犬病、肺炎、流感、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EV71)等重点疾病。

当下,传染病是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威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仍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接种疫苗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长期策略,其作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文章转自烟台市疾控中心网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