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然而脑卒中、脑外伤、颅脑肿瘤等患者容易出现吞咽障碍,尤其是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其发病率高达51%-73%以上。不仅导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容易使食物误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不能经口进食容易使患者产生心理恐惧与抑郁。 因此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而言,实行吞咽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吞咽功能训练 针对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地器官所进行的功能训练。 口唇运动:发单音单字,如“a”、“yi”、“wu”进行康复训练;张闭口动作促进唇肌运动。 颊肌、喉肌运动:鼓腮、吸允动作,每日2遍,每遍5次。 舌运动:将舌伸出,然后上下左右及绕圈运动。 屏气-发声运动:可坐位的患者双手推椅面。 冰刺激:用冰棉棒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寒冷的刺激能有效的强化吞咽反射,促进吞咽力度,每日3次。 呼吸道保护手法:声门上吞咽法、超声门上吞咽法、门德尔松氏手法。 间接训练--呼吸功能训练 卒中后患者呼吸功能减退与其吞咽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而呼吸功能障碍也会进一步加重吞咽障碍。 呼吸功能训练对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肺功能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腹式呼吸 1. 取卧位或坐位,全身放松,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肚脐上方,紧闭嘴唇,用鼻慢慢深吸气同时腹部鼓起,心里默数1、2、3,屏气1秒。 2. 呼气时,嘴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吐气同时腹部凹下,心里默数1、2、3、4、5、6。 3. 重复吸气、吐气动作直至练习完成。每次重复8-10次,每天2-4次。 缩唇呼吸 1.取坐位或卧位,身体放松。紧闭嘴唇,用鼻慢慢深吸气2-3秒,屏气1秒。 2.缩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吐气4-6秒。 3.重复吸气、吐气动作直至练习完成。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 直接训练又称摄食训练 是实际进食活动的训练,病人吞咽反射恢复后才可实行。 直接训练以安全管理和口腔卫生为基础,随着间接训练带来的功能改善,以阶梯式推进,是一种综合性训练。 适应对象:意识清醒、病情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量误咽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的患者。 进食体位 进食环境:安静,避免分心。 根据病情调整:卧床或鼻饲者取仰卧位、头部前屈位,摇高床头30-60°,偏瘫患者的患侧肩部用枕头垫起,喂食者位于健侧;能下床者取直坐、头稍前屈。 食物的选择 食物形态:糊状或胶冻状食物,过度到流质,半流质到普通食物。 经口进食原则:密度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部和食管容易变形的食物,严格按糜状食物加糊状液体,碎状食物加浓液、正常食物加稀液的程序进食。掌握一口量(先以3-4ml起,酌情增加到1汤勺) 进食工具的选择 匙:要选择匙面小,难以粘上食物、柄长、柄粗的汤匙。 碗:广口平底瓷碗等,同时可选用防滑垫。 进食的方法 一口量即每次最适于吞咽的入口量。一口进食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问题。 过多的话,食块不仅难以通过咽门,残留在咽部时,还会加大误咽的危险。过少的话,有时会使食物在感觉、运动有障碍的患者口中操作困难,吞咽反射无法发生。 控速 指导患者及护理人员调整进食速度,使患者以合适的速度进食、咀嚼和吞咽。 吞咽的意识强化 引导患者有意识地进行摄食、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动作。 进食时注意事项 1.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减少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 2.开始训练时时间不易过长,注意劳逸结合。 3.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 4.每次进食完后要清洁口腔。 5.餐后保持姿势:进食后不能立即躺下,让患者舒适的坐位或半卧位休息30-40分钟。 6.跟食物一样处理药物:药片磨成粉状或加入糊状;观察记录进食的过程,进食量,性质,有无呛咳,气促。 代偿性训练 侧方吞咽:令患者向左右侧方转头,进行吞咽,又利于清除梨状隐窝 部残留物。 空吞咽与交替吞咽:每次吞咽后做空吞咽动作,或饮用1~2ml清水,进行吞咽并同时去除咽部残留物,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 点头样吞咽:颈部尽量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 误吸的紧急处理 当一旦患者发生误吸,立即停止进食,准确快速地评价食物是否误入气管,如明确发生误吸,应立即清除进入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取出时让其上身前倾,弯腰低头,使下颌靠近前胸,连续快速拍击患者的上背部肩胛骨之间,通过气流将食物冲出。 如果患者出现噎食、不能呼吸,立即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您的家人喝水、吃饭经常出现呛咳的情况,作为照顾者,要警惕误吸、吞咽障碍的问题哦! 本文来源: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