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频道 >养生保健堂 >中医养生

第七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②劳淋(压力性尿失禁)中医诊疗方案

  • 时间:2023-02-06
  • 发布: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病史:①下尿路症状的特点:与腹压增加有关的尿失禁症状:大笑、咳嗽、喷嚏、跳跃或行走等各种腹压增加状态下,尿液是否漏出;停止腹部加压动作后漏尿是否停止。②伴随泌尿系统其他症状:血尿、排尿困难、尿路刺激征及夜尿等症状,或下腹或腰部不适等。③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如子宫全切术)。④既往史、月经生育史、伴发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服用史(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服用了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⑤患者的一般情况:认知能力,生活习惯、活动能力等。⑥临床症状程度分级(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⑦尿垫试验:1小时尿垫试验(轻度:1h漏尿≤1g;中度:1g<1h漏尿<10g;重度:10g<1h漏尿<50g;极重度:1h漏尿≥50g)

2.体格检查:①一般状态:生命体征、身体活动能力及协调能力等。②全身体检: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下肢肌力、会阴部感觉、肛门括约肌张力及病理征等;腹部检查注意有无尿潴留体征。③专科检查:有无盆腔脏器膨出及程度;外阴部有无长期感染引起的异味、皮疹;棉签试验了解尿道活动度,双合诊了解子宫水平、大小和盆底肌收缩力等;直肠指诊检查括约肌肌力,并观察有无直肠膨出。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尿常规(可以确定有下尿路症状患者是否有血尿、蛋白尿、脓尿及尿糖等)、全盆底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子宫、膀胱、直肠膨出情况以及残余尿量,泌尿系有无积水扩张、结石及占位性病变)、尿流率检查(主要指标有: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尿动力学检查了解膀胱逼尿肌情况等。

(二)证候诊断

1.中气下陷型

症见咳嗽后漏尿,时欲小便,胀坠欲解而不得解,或小便量少而不爽利、腹胀肛坠、似欲大便、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舌淡白、脉沉弱,右关尤甚。

2.脾肾两虚型

症见大笑后小便不自主漏出,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病程缠绵,舌质淡,脉细弱。

3.肾阳亏虚型

症见小便滴沥,排出无力,夜间尤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胖大,舌苔白润,脉沉迟。

4.肾阴亏虚型

症见时欲小便而不得解,或排尿滴沥不畅,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梦遗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中气下陷型

治宜补中益气,升阳利水。

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芪20g,白术15g,陈皮9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桃仁6g,肉桂6g,通草3g等。

2.脾肾两虚型

治宜健脾益肾。

方选:无比山药丸加减。常用药物:怀山药25g,茯苓15g,泽泻20g,山茱萸15g,熟地黄20g,巴戟天10g,牛膝15g,赤石脂10g,杜仲15g,肉苁蓉15g,菟丝子20g等。

3.肾阳亏虚型

治宜补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黄15g,山药24g,山茱萸12g,泽泻12g,茯苓15g,制附子9g,肉桂6g,牛膝9g,车前子12g,红参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2g等。

4.肾阴亏虚型

治宜滋补肾阴,降火利尿。

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知母12g,黄柏10g,熟地黄15g,山药24g,山茱萸15g,泽泻12g,茯苓15g,牡丹皮9g。

(二)中成药选择

金匮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补中益气颗粒等。

(三)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耳针压豆(取穴:神门、肾、膀胱等),穴位贴敷(黄芪贴,取穴:神阙、天枢、中极、关元、足三里等),炙法(取穴:关元),揿针(取穴:内关、合谷、郄门)

(四)西药治疗

推荐: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可选:丙咪嗪,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及雌激素

(五)其他治疗

1.控制体重(减轻体重可改善尿失禁症状)

2.盆底肌训练(通过自主的、反复的盆底肌肉群的收缩和舒张,增强支持尿道、膀胱、子宫和直肠的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复盆底肌功能)

3.生物反馈(借助置于阴道、直肠内的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监视盆底肌肉的肌电活动,并将信息转换为视觉和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

4.生活方式调节(减少咖啡摄入、过度体育运动、饮水量、吸烟等)

5.骶四针阴部神经电刺激治疗(通过有规律的对盆底肌肉群或神经进行刺激,增强肛提肌及其他盆底肌肉及尿道周围横纹肌的功能,以增加控尿能力)。

6.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

主要方法:目前我国较常用为TVT和TVT-O。其他有:膀胱颈吊带(Sling)术、针刺悬吊术,注射疗法,人工尿道括约肌及阴道前壁修补术等。

三、疗效评价

1.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尿垫试验结果为阴性,患者的自觉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治疗后,尿垫试验结果显示阴性次数在3次以上,且患者自觉尿失禁症状有着一定的改善;

无效:治疗后,尿垫试验结果显示阴性次数低于三次,且患者自觉尿失禁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2.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按照疗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