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在调节身体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调节内分泌、代谢和炎症系统等。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休息,而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可能会破坏正常的昼夜节律、诱发炎症细胞因子、引发肥胖等。 睡眠,是人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健康的基础。生命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如果熬夜、失眠、睡不够、睡不好、睡太久,将会对认知功能、情绪、心理健康以及心血管、脑血管和代谢健康产生危害,带来各种健康问题。 有研究发现,如果从人类一生的时间维度来看,睡眠时长会呈现出“U”字结构,其中40岁是最低点,而从50岁开始有所回升。 那么每天睡多久对健康有好处呢? 一项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的新研究发现,50岁后睡眠不到5小时或超过9小时,与糖尿病、癌症、冠心病、卒中等多种慢性病,以及共患病(患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风险升高有关。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WhitehallⅡ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7864例没有患慢性病的受试者,其中32.5%(2559例)是女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吸烟状况、饮酒量、饮食、运动和婚姻状态等生活方式信息。同时,每次通过连续7天佩戴监测仪器,研究人员收集受试者的睡眠时间和质量等信息。 此外,在参与者50岁、60岁和70岁时,研究人员都会对受试者进行随访,以更新相关信息,并统计参与者13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和治疗信息,以及死亡信息。 13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癌症、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慢性肾病、肝病、抑郁症、痴呆症、精神障碍(除抑郁症和痴呆症外)、帕金森病,以及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长达25年的随访 在50岁时,所有受试者中: 6.9%的人睡眠时间≤5小时; 32.6%的人为6小时; 45.6%的人为7小时; 13.9%的人为8小时; 1%的人≥9小时。 在平均长达25年的随访期间内,共有4446人首次患慢性病;2297人出现共患病;787人死亡。 刨除其他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睡眠时间短或过长,都与更高的慢性病和共患病风险有关。 在所有参与者中,与每天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参与者相比: 睡眠时间≤5小时的人,首次患慢性病的风险升高了20%,死亡风险升高了25%; 睡眠时间为6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升高了17%; 睡眠时间≥9小时的人,首次患慢性病的风险升高了10%。 在患有1种慢性病的参与者中,与每天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参与者相比: 睡眠时间≤5小时的人,共患病的风险升高了20%; 睡眠时间≥9小时的人,共患病的风险升高了36%。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在不同年龄,睡眠时间不同对共患病风险的影响也不同: 在50岁时,和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参与者相比,睡眠时间≤5小时、6小时和≥9小时的人,共患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30%、8%和39%; 在60岁时,共患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32%、14%和54%; 在70岁时,共患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40%、12%和51%。 睡眠时间为8小时,与共患病风险之间并没有明显关联。 研究人员分析,睡眠时间与慢性病和共患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联。 睡眠在调节身体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调节内分泌、代谢和炎症系统等。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休息,而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可能会破坏正常的昼夜节律、诱发炎症细胞因子、引发肥胖等,增加1种或多种慢性病患病和死亡风险。 同时,患有慢性病,也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增加,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睡眠与慢性病之间的机制还没有明确,还需要更多研究探索。 由于这项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与更高的慢性病和共患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并没有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部分数据依赖参与者回忆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最后指出,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在很多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人患有1种或多种慢性病。共患病已成为公共卫生的主要挑战之一,迫切需要采取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以降低人们首次患慢性病和共患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发现,支持了在老年人中保持良好、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可以作为预防慢性病及共患病的措施之一。 保证良好睡眠,做到这几点 研究通讯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的Séverine Sabia博士指出:“目前多项指南建议,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为7-8小时。尽管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睡眠习惯和睡眠结构会发生变化。但是,仍应保障充足、良好的睡眠,因为睡眠时间过短、过长,与1种或多种慢性病风险升高有关。” 保障良好睡眠的几个好习惯 在睡觉前确保卧室温暖舒适且安静; 在睡前减少看手机、电脑、电视屏幕的时间; 睡前避免饮用咖啡、酒、吃大餐; 建立规律的入睡和起床习惯; 在白天晒晒太阳、规律进行运动等。 来源:梅斯医学入组时并没有患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