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频道 >政务公开 >健康行动

【蓝天碧水清废行动】—立足三个聚焦不断擦亮“水晶晶南浔”生态底色

  • 时间:2023-08-21 09:01:54
  • 发布:市卫生健康委

“以水定城,水美兴城”。近年来,南浔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连续九年7个县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及4个行政交界出境断面水质均保持在三类水质以上,达标率100%,先后获得省“污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区、连续四年获得“大禹鼎”,2022年获评“大禹鼎”“银鼎”。今年以来,南浔区立足“三个聚焦”,大力开展“五水共治”“找巡寻查挖”专项行动,不断提增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聚焦“联动治河”出实招,推进河湖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南浔区以“护航亚运”为契机,聚焦联合巡河、联合执法、联合保洁、联合治理,全面构建流域共治联席会议制度落地见效。一是全面深化联防机制。全省率先建立跨省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联席工作机制,联合制定设立桐乡-南浔-德清-吴江两省四地跨界河道河湖长实施方案》,签订2023年两省四地联防联控协议,建立“六联制度”,促进跨界河流湖泊上下游机制联动、资源信息共享、水质提升。落实、落细《护航亚运》工作方案,明确四大工作任务,全力做好亚运水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二是深入开展联控行动。依托长三角首个两省四地“联合河长制工作室”,联合共聘160名镇、村两级“跨界河长”,今年以来开展联合巡河7次,发现并处理交接河湖问题160余处,已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协调开展流域联合执法,围绕跨界河道非法采砂、河道保洁和河湖“四乱”等问题,开展联合执法5次,联合办案8件。三是持续推进联治工作。开展两省四地跨界河湖保洁专项行动,累计出动保洁人员300余人次、保洁船只160余次、打捞水葫芦200余吨。强化“一体化”治理,逐一梳理跨界河湖现状问题,加强整治项目规划对接,分阶段推动联治项目落实,南浔区融入规划整治项目2,预计投入资金1亿元

二、聚焦“四张清单”促实干,推动“找寻查挖”问题整改

南浔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围绕“四张清单”,全力推动“找寻查挖”问题整改。一是摸清“问题清单”,找源头。围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这一主线,认真对照“十查”要求,全面发动各相关职能部门、镇村级河长、行政村(社区)网格员等力量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问题排查工作。截至目前,自查自纠阶段、互帮互查阶段累计发现问题158个。二是梳理“整改清单”,提效率。针对专项行动中排查的各类问题,进行精准分解,确定责任主体、治理方案、整改期限。聚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针对久拖不治、整改不力的涉水问题依法依规处理。截至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150个,整改完成率达95%。三是落实“责任清单”,明分工。压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形成镇村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统筹结合各部门农村生活污水终端专项督查、渔业养殖尾水督查、涉水企业执法检查等工作,确保专项行动所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分析到位、措施执行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整改核查到位。四是严查“销号清单”,展效果。完善“重点问题入库、分类整改落实、严格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抓实问题整改系统性、长效性。对问题点位整改情况逐一开展复核,对整改得不到有效治理的“顽症”问题,重新纳入问题清单,确保问题应改尽改、真改实改。

三、聚集“找寻查挖”回头看,确保闭环治水工作显成效

为进一步巩固治水成果、严防反弹隐患,南浔区属地镇(街)扎实、有序开展“找寻查挖”回头看,确保问题闭环整改,推动水环境质量提升。一是走深做实,巩固问题清零成果。针对历年“找寻查挖”发现的B、C类(2021年B类3个,C类12个;2022年B类4个,C类18个)问题,严格实行“一案一策”“一案一档”,在问题“发现—流转—反馈—督查”闭环机制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对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问题点位,重新纳入“四张清单”,“回头看”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发放交办单54个。二是常查常改,加强问题动态化解。进一步完善涉水问题常态化排查机制,做到已改问题“回头看”、动态问题“再排查”、共性问题“常提醒”,切实发挥督查工作督节点、督难点、督整改的倒逼作用。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涉水企业监督检查力度,推动问题的边查边改、再查再改、常查常改。三是凝心聚力,群众参与长效落实。强化群众“爱河、管河、护河”意识,积极号召沿河居民加入“民间河长”队伍,引导全民参与河道水环境的管理保护和治理工作。鼓励居民通过村社微信群、治水举报热线等渠道反馈身边污水乱排现象,并将村民对于河道的治理意见纳入各村社例会讨论,按序实施整治。

(供稿单位:南浔区健康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