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64395/2024-00107 | 成文日期: | 2024-07-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程小娟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当前医共体下县域妇幼健康辖区管理面临困难及对策的建议》(第148号)被列为2024年跨年办理议案,我委已收悉。议案认真分析了我市县域妇幼工作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与困难,提出对策建议。议案中肯及时,非常具有前瞻性。市卫生健康委作为主办单位,在2023年答复基础上,进一步答复如下。
一、前期主要工作
(一)深化妇幼健康联合体改革。深入推进“1+5+2+N”妇幼健联体建设,加强与县域健共体、城市健联体的融合协同,持续构建保健、医疗、科研、教学、管理“五位一体”工作格局。通过坐诊、疑难病例会诊、模块培训、项目协作、开放学术讲座、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加强人员培训指导。依托7家妇幼专业质控中心,开展2次质控、2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区县、市级医院年度卫生健康工作考核,同时也推动市和区县妇保院提升医疗保健技术水平、辖区管理综合能力,促进妇幼健康服务同质化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妇幼健康45项加压奋进指标中,43项保持高位或高于改革前的2021年。市、长兴县妇保院在全国3082家妇幼保健机构国考中又上新台阶,分列第19名、44名,分别获A++、A+等次。
(二)优化区域产科资源布局。根据母婴安全管理要求和孕产妇需求,科学配置产科资源,全市目前有开展产科业务的助产机构18家,吴兴区、南浔区、安吉县整合或关停了部分分娩量较少,人员、设备、诊治能力与其业务不相匹配的助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切实起到了“辖区产科诊疗中心”的作用。加强15家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出台孕产期保健闭环管理流程2024版等,实施新生儿安全等4个国家试点,成立“暖在妇幼爱有农商”公益项目,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救治。2023年开展了医疗卫生服务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民营助产机构妇幼健康工作专项治理,规范孕产妇五色管理,成功救治危重孕产妇166人、危重新生儿314人,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至0.8‰、1.44‰,控制水平持续居全省前列。
(三)强化妇幼保健医疗能级提升。实行辖区妇幼健康服务队伍统一业务标准、统一教育培育,每年举办综合培训和专题培训。2023年组织赴国家卫生健康委南京培训中心,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口学会托育分会等领导和专家授课,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在吴兴区启动市区联动孕产妇网格化服务管理,由市妇保院、市中心医院、区妇保院统筹管理,设立14家基层医疗机构孕产妇健康服务网格,建立网格专员常驻指导机制。在全域使用省“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市妇幼健康全程服务平台基础上,2023年启用妇幼公卫应用,强化数字赋能。2024年以来市、安吉县妇保院分娩量同比增加。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稳妥融入健联(共)体改革。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中,稳定发展妇幼保健机构。探索妇幼健康责任共担、资源共用、人才共育、利益共享等机制创新,充分运用妇幼健联体考核结果,每次质控和考核按一定比例折算入市对区县、市级医院年度考核。建立县域医疗健联体指导机制,向健联(共)体派驻妇幼健康专员。
(二)稳妥实施助产服务资源科学配置。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关于加强助产机构管理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优化产科资源布局,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评估。巩固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开展专科建设试点,控制剖宫产率,提升孕产保健医疗服务能力。
(三)稳妥推出妇幼健康服务赋能机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扩容产儿科、助产、保健等人才,培养高层次妇幼专业人才,健全妇保儿保队伍同质化培育机制。以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实施为契机,建设全市妇幼全程管理平台,贯通妇幼健康服务各环节,串珠成链,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妇幼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徐渭,联系电话:2760039。
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