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频道 >疾病预防馆 >慢病防治

瘦人也会血脂高?揭秘血脂异常的真相与有效管理策略

  • 时间:2025-02-28
  • 发布: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李,一位体型匀称且热爱运动的年轻人,在最近的体检中意外得知自己的血脂水平偏高。这让她倍感困惑,因为她一直保持着健康的饮食习惯,且体型苗条,平时并无任何不适。那么,为何瘦人也会遭遇血脂高的困扰?血脂异常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如何解读体检报告中的血脂指标?以及,血脂升高是否意味着需要终身服药?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一、瘦人为何也会血脂高?

尽管小李体型偏瘦,但她的血脂水平却偏高,这并不罕见。这一现象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约15%的瘦高型患者存在家族性胆固醇代谢异常, 这可能导致即使体型较瘦,血脂水平也可能偏高。

2. 饮食因素:摄入过多饱和脂肪(如红肉、乳制品、椰子油、棕榈油等)和反式脂肪(如人造黄油、油炸食品、饼干、蛋糕等)同样会引发血脂升高。

3. 生活方式:缺乏锻炼、长期承受高压以及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血脂代谢。

因此,体型苗条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血脂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至关重要。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其长期存在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1.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过高会导致脂肪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 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可能进一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威胁生命健康。

3. 其他健康风险:血脂异常还可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影响整体健康。


三、如何解读体检报告中的血脂指标?

体检报告中,血脂异常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评估:

1. 总胆固醇(TC):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正常值应低于5.2 mmol/L。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正常值应低于3.4 mmol/L。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正常值应高于1.0 mmol/L。它有助于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

4. 甘油三酯(TG):血液中的脂肪,正常值应低于1.7 mmol/L。过高同样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四、血脂升高是否意味着终身服药?

是否需要用药或用药时长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血脂水平、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其他健康因素。医生通常会根据以下情况决定:

1. 高风险人群:如有冠心病、糖尿病或曾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以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2. 中低风险人群: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血脂水平可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避免长期依赖药物。但即使停止服药,仍需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确保健康。


五、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

为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的摄入量。

2. 适量运动: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

4.睡眠充足:作息规律,尽量每日23:00前入睡,保证7-9小时睡眠,睡前2小时避免蓝光照射(手机、电脑),可阅读纸质书或听音乐等,促进睡眠。

5.减压放松:睡前30分钟进行冥想、深呼吸或渐进式肌肉放松。压力大时,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5次,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压力过大。

6.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测以及时发现问题。


综上所述,血脂异常并非胖人的专属问题,瘦人同样需要关注并管理好自己的血脂水平。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守护自己的健康。小李的故事提醒我们,健康管理需要全面且细致,不能仅凭体型或自我感觉来判断健康状况。


作者:

马芳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管护师

夏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护师


来源:科普中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