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定义 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病为临床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和季节,而以先天禀赋不耐受者为多。 (二)西医定义 本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形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 1.诊断依据的出处:《中医皮肤性病学》 (1)急性湿疮 ①急性发作 ②对称发生,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时可延及全身。 ③皮损多形性,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集簇成片状,边界不清。常因搔抓出现糜烂、渗液。如染毒,可有脓疱、脓液及脓痂,痰核肿大。 ④自觉剧痒及灼热感。 (2)亚急性湿疮 ①急性湿疮经过治疗,红肿及渗出减轻,进入亚急性阶段,或由慢性湿疮加重所致。 ②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及糜烂。 ③自觉瘙痒。 (3)慢性湿疮 ①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疮迁延而成,或少数开始即呈慢性。 ②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部位。③损害为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及鳞屑,边缘较清楚。 ④自觉明显瘙痒。 2.中医鉴别诊断 (1)漆疮、膏药风 发病前有明确接触史,皮损发于接触和暴露部位,形态单一,边界清楚,除去致病物质后可自愈。 (2)牛皮癣 皮损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尾骶部,初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后融合成片,典型损害为苔藓样变,皮损边界清楚,无糜烂渗出史。 1.诊断依据的出处:《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 (1)急性湿疹 ①皮损多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当合并感染时,则炎症可更明显,并形成脓疱,脓液渗出或结黄绿色或污褐色痂。 ②急性湿疹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常见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手足露出部位及阴囊、女阴、肛门等处。 (2)亚急性湿疹 当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过急性期未及时适当处理,拖延时间较久而发生亚急性湿疹。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亦可有轻度浸润,自觉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可因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一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带灰色,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秕状鳞屑,或因搔抓而结痂,个别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具有局限性,边缘亦较清楚,外围亦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当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的渗出。自觉症状亦有明显的瘙痒,常呈阵发。慢性湿疹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膝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鉴别,后者接触史常明显,病变局限于接触部位,皮损多单一形态,易起大疱,边界清楚,病程短,去除病因后,多易治愈。 (2)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鉴别,后者多见于颈、肘、尾骶部,有典型苔藓样变,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 (3)手足湿疹需与手足癣相鉴别,后者皮损境界清楚,有叶状鳞屑附着,夏季增剧,常并发趾间糜烂,鳞屑内可找到菌丝。 1.湿热浸淫证 (1)临床表现 ①中医临床表现:发病迅速,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度,滋水淋漓;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滑或数。 ②西医临床表现:皮损多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当合并感染时,则炎症可更明显,并形成脓疱,脓液渗出或结黄绿色或污褐色痂。 (2)中西医结合治疗 ①中医治疗 内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包括院内制剂):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方药加减:龙胆草6g,黄芩9g,山栀子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8g,生地20g,柴胡10g,甘草6g,萆薢30g,薏苡仁30g,茯苓15g,黄柏15g,牡丹皮15g,滑石30g。 可联合使用院内制剂解毒清火合剂25ml,每天2次口服。 2.脾虚湿蕴证 (1)临床表现 ①中医临床表现: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苔白或腻,脉弦缓。 ②西医临床表现: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亦可有轻度浸润,自觉仍有剧烈瘙痒。 (2)中西医结合治疗 ①中医治疗 内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苍术9g,白术9g,茯苓9g,陈皮9g,厚朴9g,猪苓9g,泽泻9g,甘草3g,桂枝5g。 方药加减:可以酌情选用,车前子,防己,防风,苦参,黄柏等淡渗利湿止痒之品。 3.血虚风燥 (1)临床表现 ①中医临床表现:病程反复,较长,多见于慢性湿疹,表现为皮损肥厚、苔藓化改变,患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②西医临床表现:皮损以细小丘疹、抓痕,皮肤干燥和血痂为主,皮肤肥厚,苔藓样改变,自觉剧烈瘙痒,尤其以夜间为主,遇热加重。 (2)中西医结合治疗 ①中医治疗 内治法:养血祛风 方药:当归饮子,四物消风散等 制首乌10g,生熟地10g,当归10g,赤白芍10g,川芎6g,玄参10g,丹参10g,僵蚕10g,红花3g,白蒺藜10g 方药加减:可以酌情加珍珠母,龙骨,牡蛎,夜交藤,合欢皮等镇静安神,养血止痒之品。 ②西医治疗 选用抗组胺类药物以止痒,必要时可两种配合或者交替使用,或配服镇静药。急性或亚急性泛发性湿疹时,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钠溶液,每天1次,每次10ml,10次为1个疗程。对有广泛继发感染者配合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此外,维生素b族、维生素C以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亦有帮助。 (3)疗效评估 (一)评价标准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95%>积分值减少≥70%。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70%>积分值减少≥3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减轻或反而加重,积分值减少不足30%。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二)评价方法 根据EASI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法和VAS评分(瘙痒程度直观模拟尺评分)法对患者不同部位皮损症状严重程度,所占面积的大小、瘙痒程度进行综合评分。用改进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4级评分法分别以0~3分计算皮损严重程度:皮损 <2.5%为1分,2.5%-5.0%为 2分,5.0%-7.5%为3分 ,7.5%-10.0%为4分。临床症状和客观表现各项分值相加乘以面积即为 EASI皮损症状严重程度的总分。EASI评分和VAS评分的总和即为患者的综合评分,以此进行疗效评价。 患者经治疗,丘疹、丘疱疹、渗出、结痂明显消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缩短治疗疗程,降低住院费用、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1.针刺疗法:取大椎、曲池、足三里;备穴为血海、三阴交、合谷。针血海要用长6-9cm针,针尖斜向上可使针感达到腹部;针尖斜向下可使针感达到足跟,急性者用泻法,慢性者用补法。 2.梅花针疗法:急性或亚急性泛发者,先自上而下扣刺督脉及其两侧穴,上肢从肘部到指尖,下肢从腰部到趾端。慢性者先扣阿是穴,再配合邻近有关部位取穴进行扣打,同时配合局部拔罐放血治疗。 3.穴位注射:湿疮于肛门、阴囊、臀部者,取长强,于双下肢者取足三里、三阴交,选定后,每次穴位注射盐酸异丙嗪12.5mg,维生素B121ml,隔日一次。 1.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用肥皂等刺激物洗涤。 2.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鸡、鸭、牛肉、羊肉、海鲜等发物。 3.急性湿疮或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 湿疹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迁延难愈。湿疹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由某种内部或外部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多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西医方面除了常规治疗外还有其他辅助治疗用以增加疗效,减少复发。 2.中医方面有哪些好的外治法可适用于湿疮。 治疗措施及药物参考《皮肤性病学》、《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第一辑) 1.免疫抑制剂药:对于其他疗法无效的重症患者,或短期系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后,需减用或停用激素时使用。羟氯喹、沙利度胺、雷公藤多苷、环孢素、霉酚酸酯、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均曾用于严重的湿疹。 2.物理治疗:紫外线疗法包括高剂量UVA1 340-400nm)照射,UVA/UVB照射及窄波UVB 310-315nm照射对特应性皮炎均具有较好疗效。 3.溻渍法:适用于急性渗水多者。用黄柏或马齿苋或生地榆,选用1种。每用30克煎水取汁,置于盆中,待凉,用纱布6-7层或小厚毛巾浸汁,稍拧,然后湿敷于皮损上,每5分钟重复一次,每次共20-30分钟,每日3-5次。可达到收敛、清热、解毒作用。 4.院内制剂外用协定方:皮肤科湿疹外用2号方组成有金银花、连翘、地肤子、白鲜皮、野菊花、制黄精。功效:清热利湿,止痒疏风。处方适用于湿疹、皮炎等亚急性、慢性过敏性疾病。将药液放入盆中,根据皮损面积大小与清水以1:1~10兑温后,用毛巾或湿纸巾频浇至皮损处清洗,或放入药液中浸泡均可。 5.药膏:急性、亚急性期,渗水不多可用湿疹膏、湿毒膏、五石膏、皮湿一膏;慢性期,皮损肥厚浸润可用皮湿二膏、薄肤膏、利肤膏、皮脂膏、祛湿膏;皲裂性湿疹,可用狼毒膏。以上可选用一种,亦可几种交替使用。 6.粉剂:适用于急性或亚急性期,一般用药粉加植物油(芝麻油或菜籽油等)调成厚糊状,比药膏较薄,涂于皮损上,此剂型比药膏较易于渗透。常用的如青白散、湿疹粉。一、定义
二、诊断标准及治疗
(一)中医诊断
(二)西医诊断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其他疗法
(五)预防与护理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难点
(一)难点分析
(二)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