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本病主要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主要表现为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改变,并根据此而辨别寒热虚实。广义泛指所有妇科疾病,及经.带.胎.产等多种疾病。狭义是指妇人阴道内排出白色或淡黄色稀薄或粘稠的液体,绵绵不断而下。同时有生理.病理之分。健康女子随着发育成熟,阴道内有少量无色无臭的带下分泌,已润泽阴道,此为生理性带下。若带下量多,色质气味均异常,伴有局部乃至全身症状者,即为病理性带下。西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等所致的白带增多,属于本病范畴。 1.临床根据带下量.色.质.气味的特点,局部及全身症状,结合妇科检查及有关的辅助检查即可诊断。 2.症状:带下明显增多,不同病邪引起白带的颜色.气味各不同。或伴有阴部瘙痒.灼热.疼痛;或兼有尿频尿痛,或有腥臭味。 3.妇科检查:外阴.阴道炎急性期可见局部潮红肿胀,慢性期局部体征不明显。滴虫性阴道炎的带下为稀薄泡沫样的黄带,阴道壁可见散在出血点;念珠菌阴道炎为凝乳或豆腐渣样的稠厚白带,阴道粘膜附有白色膜状物;老年阴道炎白带稀薄,为淡黄色或血样脓性赤带,外阴.阴道粘膜呈老年性改变,易出血;淋病性阴道炎白带呈黄色或脓样,常见尿道口充血,经阴道挤压尿道旁腺,可见尿道旁腺出口处有脓样分泌物排出;支原体或衣原体阴道炎的 白带多无明显改变或有黄带;细菌性阴道病多为稀薄黄带,可有腥臭味;宫颈糜烂或宫颈管.子宫内膜炎时,白带呈粘液性.脓样从宫颈管流出。 4.辅助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或宫颈拭子病原体培养有助诊断。 1.脾虚湿困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无臭,面色晄白或萎黄,神疲乏力,纳少,腹胀便溏,肢肿。舌质胖,苔薄腻,脉缓弱。 2.肾阳失固 带下量多,质清稀如水,日久不止,腰酸如折,小便清长,或夜尿增多,面色晦暗,小腹和背冷感。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3.阴虚夹湿 带下量少或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干燥,有灼热感,或阴部瘙痒,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口干内热,耳鸣心悸,或面部烘热,失眠腰酸。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 4.湿热下注 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粘稠,有臭秽,或带下色白,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便黄短,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腹作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1.急性细菌性阴道炎 约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治疗如下: (1)全身用药:口服甲硝唑片400毫克,每日2-3次,共7天,或克林霉素300毫克,每日2次,连服7天; (2)局部用药:甲硝唑栓或甲硝唑阴道泡腾片,1粒,qd,塞阴道,连用7-10天; (3)我院自制成药紫英抗炎合剂30毫升日三次口服,清热利湿。或妇炎舒胶囊或四妙丸或八正片等 (4)中药外洗: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顽固性或反复发作者,可加用: (1) 外阴微波,1次/日; (2) 中医辨证论治 (3) 耳穴压豆,宁心安神。 2.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症状是外阴瘙痒.灼痛.尿痛.性交痛,可伴尿频,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妇检可见外阴红肿,常伴有抓痕,偶见皮肤皲裂,阴道分泌物白色稠厚凝乳样.豆渣样,少数急性期可见糜烂.浅表溃疡。治疗如下: 临床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严重者行妇检时可发现宫颈有出血点,形成“草莓样”宫颈。治疗如下: (1)丁克阴道栓,50mg,1粒,qd,塞阴道;或克霉素阴道栓,0.15g,1粒,qd,塞阴道;或硝呋太尔阴道栓,0.5g,1粒,qd,塞阴道; (2)氟康唑片,50mg,3片,顿服;或斯皮仁诺,100mg,2粒,qd*3天; (3)我院自制成药紫英抗炎合剂30毫升日三次口服,清热利湿。或妇炎舒胶囊或四妙丸或八正片等 (4)中药外洗: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顽固性或反复发作者或外阴红肿及瘙痒明显者,可加用: (1)外阴微波,1次/日; (2)中医辨证论治 (3)耳穴压豆,宁心安神。 3.滴虫性阴道炎 临床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严重者行妇检时可发现宫颈有出血点,形成“草莓样”宫颈。治疗如下: 首选:(1)甲硝唑片,400mmg,每日2-3次,口服*7天;(治愈率:90—95%)性伴侣同时治疗。 (2)甲硝唑栓,1粒,qd,塞阴道7-10天;(治愈率≤%50%) (3) 我院自制成药紫英抗炎合剂30毫升日三次口服,清热利湿。或妇炎舒胶囊或四妙丸或八正片等 (4)中药外洗: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顽固性或反复发作者或外阴瘙痒明显者,可加用: (1)外阴微波,1次/日; (2)中医辨证治疗; (3)耳穴压豆,宁心安神。 1.辨证论治 本病治疗以健固任带为主要原则,由于湿邪成因不同而治法亦异,本病可采用健脾除湿.温肾祛湿.清热燥湿.湿热解毒.驱邪利湿等治法。一般治脾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涩,湿热和湿毒宜清.宜利。 (1)脾虚湿困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主方:完带汤。 人参 白术 白芍 淮山药 苍术 陈皮 柴胡 黑荆芥 车前子 甘草 (2)肾阳失固 治法:温肾固任,收涩止带。 主方:内补丸。 鹿茸 菟丝子 潼蒺藜 黄芪 肉桂 桑螵蛸 肉苁蓉 制附子 白蒺藜 紫菀茸 (3)阴虚夹湿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除湿 主方: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牡丹皮 茯苓 泽泻 知母 黄柏 芡实 金樱子 (4)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主方:止带方 猪苓 茯苓 车前子 泽泻 茵陈 赤芍 丹皮 黄柏 栀子 牛膝 2.中成药 (1)乌鸡白凤丸:适用于脾肾虚弱者,每日2次,每次1丸。10天为一个疗程。 (2)愈带丸:适用于湿热下注者,每日3次,每次3~4片。10天为一个疗程。 (3)白带丸:适用于肾虚带下者,每日3次,每次3g。10天为一个疗程。 (4)知柏地黄丸:适用于阴虚夹湿者,每日2次,每次5g。10天为一个疗程。 3.其他疗法 (1)中药外治法 止带栓塞散:苦参20g,黄柏30g,威灵仙30g,百部15g,冰片5g,雄黄5g,蛇床子30g,共为细末调匀,分30等份。每份用纱布包裹如球状,用长线扎口备用。用前消毒,每晚睡前,将药球纳入阴道内,线头留置于外,第2天拉出药球。经期禁用。 青云粉(我院自制中药):塞阴道日一次 (2)热熨法:适用于因宫颈炎而致带下者。用加热的熨器接触宫颈病变部。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脱落.修复.愈合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针灸疗法 ① 体针:主穴:关元.气海.归来,配穴:肝郁配肝俞.血海;肾虚配肾俞.命门;脾虚配脾俞。方法:快速进针,用补法,得气之后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② 艾条灸:取穴:隐白.大都。方法:用艾条点燃,靠近穴位施灸,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穴施灸10分钟左右,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本法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带下清稀的老年性阴道炎。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阴道炎。符合诊断,通过抗生素.中药口服.中药外治法.针灸疗法.理疗等多途径给药治疗。 带下量.色.质.气味异常是带下病的特征,应以此特征作为辨证依据,结合全身症状.舌脉来辨清虚实寒热。一般而论,量多.色淡.质稀者为虚寒;反之量多.色黄.质稠.有秽臭者为实热。若带下量多,色淡黄或白,质稀,无气味,多为气虚;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如水,多为阳虚;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带下,质稠,多为阴虚。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腻,有臭味,多为湿热;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带,五色带,质稠如脓样,有臭味或腐臭难闻者,多为湿毒。 治疗以健固任带为主要原则,由于湿邪成因不同而治法亦异,本病可采用健脾除湿.温肾祛湿.清热燥湿.湿热解毒.驱邪利湿等治法。一般治脾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涩,湿热和湿毒宜清.宜利。常用的中成药有乌鸡白凤丸.愈带丸.白带丸和知柏地黄丸。 通过中药口服.中药外治法.针灸疗法.理疗等多途径给药治疗阴道炎,与单纯采用抗生素.口服中药相比较,具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等优势,从而提高阴道炎治愈率,接触阴道炎患者的病痛。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注意经期卫生,避盆浴。 2.勿冒雨涉水和久居阴湿之地,以免感受湿寒之邪。 3.注意性生活卫生,对具有交叉感染的带下病,在治疗期间需禁止性生活,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治疗,以免久治不愈,引起其他病症。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饥饱无度,过食肥甘或辛辣生冷之品,以免损伤脾胃或滋生湿热。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常规,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6.治疗期间避免游泳和使用公共洁具,以免播散和再度感染。 1.治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和减少≥95% 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和减少≥70%,<95% 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症候积分和减少≥30%,<70% 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和减少<30%带下病(阴道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二、诊断标准
三、辨证分型
四、治疗方案
(一)西医治疗
(一)中医治疗
五、诊疗策略选择
(一)诊疗流程
(二)辨证要点
(三)用药特点
(四)治疗特色
(五)注意事项
六、疗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