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味!红豆味的!可乐味!” “有设计感!看上去很潮!” “最近出了爆款‘奶茶杯’!” 能猜得到,这是在讨论什么产品吗? 是“电子烟”。 打着“健康吸烟、快乐戒烟”的旗号,批着“更酷更潮”的外套,电子烟,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电子烟:“都是吸烟,不如吸我,危害更小呢!” 真的吗?相对于传统烟,电子烟的危害更小吗? 电子烟又称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是将含有尼古丁和其他成分的混合物气雾化后,由使用者吸入的电子装置。尼古丁是世界公认的剧毒物质和成瘾物质,还是“肿瘤诱发物”。电子烟烟油中最常用的有机溶剂丙二醇和丙三醇,会引发肺泡内炎症和肝肾毒性。 电子烟烟油和烟雾中还含有多种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Ⅰ类致癌物质的成分,如烟草特有亚硝胺、醛类、多环芳香烃、部分金属、砷、苯等。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烟产品质量更是鱼龙混杂,不乏“三无”产品。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曾对最近热门的某“奶茶杯”电子烟样本做了成分检测,结果发现其铅含量严重超标,吸完一瓶“奶茶杯”相当于吃下了75微克的铅,在该样本雾化物中还检测出777ng/100口的镍含量。也就是说,使用这一瓶“奶茶杯”相当于摄入38mg镍。铅具有全身性多脏器毒性。严重的铅暴露还会导致女性闭经和不孕,长期摄入镍对肺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和损害作用,有较高的罹患肺癌的风险。 另外,电子烟还存在因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发生爆炸等安全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烟于人类的危害可能比传统卷烟还要大。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和发育会造成长期严重的影响。 电子烟:“我吐出来的水蒸气!” 可不要被商家营销误导了! 2022年10月1日实施的《电子烟》国家标准将电子烟明确定义为,用于产生气溶胶供人抽吸等的电子传送系统。也就是说电子烟产生的烟雾,并不像营销宣传那样,仅仅是水蒸气,而是气溶胶。 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可以被周围人群吸入,新冠病毒就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电子烟的二手气溶胶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气溶胶中的2,3-丁二酮,会加重呼吸道炎症,严重时还可堵塞所有小气道,形成“爆米花肺”,它还含有甲醛、烟碱、亚硝胺、苯等致癌物,随着电子烟的功率和雾化温度增加,致癌物质的释放量会成倍增长。 一些电子烟二手烟中的重金属含量(如铅、铬和镍)以及甲醛浓度,甚至高于传统卷烟二手烟的浓度! 电子烟:“我能帮助戒烟!” 这是电子烟最大的谎言! 戒烟,其实戒的是对尼古丁的渴望。《电子烟》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那么,同样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凭什么说自己能帮助戒烟呢?尼古丁,可是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排名第三的成瘾性物质! 事实上,电子烟非但没有帮助老烟民成功戒烟,反而成了传统卷烟的“入门产品”,让本来不吸烟的人,因为接触电子烟产生尼古丁依赖。有调查发现,吸电子烟的青少年,接下来吸食卷烟的可能性是不吸电子烟的青少年的4倍,他们甚至还会同时使用传统烟草和电子烟,使健康危害叠加。 对付电子烟的坏心思,国家队出手了! 《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已于去年实施,电子烟监管时代正式到来,为配合电子烟“国标”的实施,去年9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也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电子烟的销售、广告等进行了规定。明确了不能公开为电子烟打广告,电子烟经营场所要设警示标志,电子烟不准卖给未成年人,不准在学校周边销售,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电子烟销售网点。如果您发现违规行为,可以拨打12313热线电话,向国家烟草专卖局举报。 2022年12月,宁波市联合广东一起打击“奶茶杯”等非法一次性电子烟产品,在慈溪、深圳、东莞等地同步实施。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捣毁生产窝点9处,查获假冒电子烟及“奶茶杯”“可乐杯”等新型电子烟共7万余支,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电子烟看起来是伪造的吸烟玩具,就像玩具枪一样,但“烟弹”里面装的是可致残致死的“真子弹”。希望你能不被迷惑,收起好奇,保持警惕,尽快远离。 不吸电子烟,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电子烟。更不要让电子烟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支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