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频道 >政务公开 >健康行动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长兴县聚焦基层、数字赋能构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新模式

  • 时间:2023-04-24 09:12:39
  • 发布: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年来,长兴县聚焦群众健康素养不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薄弱等难点痛点,充分发挥健康大脑数字优势,通过搭建县域居民健康管理平台、设立居民个人“健康储蓄账户”、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健康活动等形式,探索“健康银行”自我健康管新模式。目前,已在全县16个乡镇建成“健康银行”17个,实现“健康银行”应用乡镇全覆盖。月均活跃居民数超1万人,主动开展血压、血糖、体重等自我健康监测超6000人次。

一、部门联动,合力打造“高效协同”的健康模式。

一是强统筹,在工作机制上共建共享。成立管理、组织、协调等专项工作组,出台《长兴县“健康银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制定试点先行、乡镇推广、全县应用的分阶段工作任务,形成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工作机制。二是明方向,在四个维度上着重发力。通过县域医疗信息中心“健康大脑”,汇集卫健、体育、教育等多部门数据,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数据支撑。召集县内健康专家,分析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生成健康监测、健康知识、健康权益、行为改善四个健康促进维度。三是重实践,在试点乡镇先行先试。率先在林城向阳村试点运行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新模式,成立浙江省首家“健康银行”,通过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试点村人群健康管理活动参与率提升280%,中老年群体和慢病群体健康素养提升7%,两慢病规范管理率72%以上,糖尿病发病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模式推广经验信息被“人民日报”、“健康报”、“健康中国行动”、“学习强国”、“中国蓝新闻”、湖州日报等国家、省市级权威媒体宣传报道10余次。

二、丰富内涵,全力打造“高分点赞”的健康平台。

一是整合资源,多元化拓展健康资产。统筹全县健康教育资源,完善经费再分配制度,将居民“健康储蓄账户”联通传媒集团“掌心长兴”应用,实现“健康资产”使用场景多元化。目前,“健康资产”兑换清单包含跑步机、智能运动手表、腕式电子血压计等22项实物礼品和县级医院体检套餐、免预约专家绿色通道、个性化膳食营养食谱搭配服务等9种健康权益。二是打通壁垒,全方位融合健康数据。全面联通“健康教育信息平台”“医院HIS信息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搭建县域“健康银行”管理端,实现一端信息互通共享,快速形成符合居民实际需求的规范化个体健康教育指导方案,创新开发线上健康知识学习、健康监测、自我行为改善等21项健康促进活动。三是深挖内容,多方合作促进健康服务持续创优。加强与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依托专业团队优势,持续挖掘“健康银行”信息平台中居民健康活动数据价值,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对居民健康状况、医疗费用、健康素养等方面的提升效果,为健康政策制定及调整提供新思路和新依据。

三、扎根基层,聚力打造“高频应用”的健康场景。

一是激励引导,赋予“健康银行”强大生命力。助推“健康银行”扎根基层社区,以“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工作载体,“政府、部门、社会、居民”共担健康使命,以丰富的礼品和补偿服务激励基层居民,以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引导基层居民,促进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长效提升、健康管理和健康模式根本转变。健康模式陆续入选省发改委第九批数字社会系统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集和国家卫健委通报的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并被省卫健委纳入省五星级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评定标准。二是设计便捷,优化“健康银行”使用体验感。通过平台,居民可线上进行健康知识答题、健康科普视频观看,线上查阅健康资产、运动积分排名。线下进行血压、血糖等自主监测,由签约社区医生一对一指导居民测量和解读健康数据,让一组组数据转变为指导居民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说明书”,实现居民个体健康数据可查看、可追踪、可评价。三是效益评估,促进“健康银行”迭代升级。在社区、农村层面为居民提供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形成一套高效、可持续、可推广的社区动员与健康管理新机制并同步开展效果效果。目前,已在县内17个行政村开展健康效益评估,变评估、边改善、边升级,实现健康模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最终改变辖区居民“重医疗、轻预防”的健康理念,实现全民少生病、不生病。

             (供稿单位:长兴县健康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