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全互认,中午不停检,付费更智慧……自去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推出“舒心就医”十大举措,覆盖910家各级医疗机构,预计年均服务3000万人次,节约患者医疗费用1.2亿元。近日,记者深入湖州市各大医疗机构,体验了舒心就医给老百姓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全天候服务
早上7时20分,医护人员陆陆续续来到湖州市中心医院B超室。7时30分,一切就绪后,候诊厅的屏幕上开始显示患者就诊序号和B超检查室房号。
“8点不到就做好了,可以赶上8点半上班。要换成以前,得请半天假才行!”刚做完B超检查的王女士称赞道,医院提前半小时上班的做法方便了像她这样的上班族。
“许多患者远道而来,从挂号、问诊到医生开好检查申请单,匆匆忙忙赶到功能科室,基本已接近下班时间。”湖州市中心医院门诊部主任匡晓华说,自去年9月以来,医院检查科室实施了“每天早您半小时、中午不停检”新举措。4个超声检查室于早上7时30分开诊,中午增加七八台机器,安排14名医务人员上班;放射科中午开放3台CT、2台磁共振,使放射检查预约时间平均提前6个小时;检验科长期执行中午不停检,持续为患者减少检查检验等待时间。
晚上6时30分,在湖州市中医院针推康复科,医务人员还在忙碌着。“我是一名中学老师,又是班主任,白天上课出不来,只有等下班后才有时间过来做一下理疗。”正在做颈椎牵引治疗的湖州第四中学的邱老师说,这是她第二次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来做治疗,医院夜门诊的开设极大方便了像她这样白天上班没时间来治疗的患者。
据了解,为满足上班人群的就医需求,湖州市妇保院、市中医院、市第三医院相继推出了周末专家门诊服务,为群众提供常态化、无差别的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服务。
考虑得更细
“现在到医院看病都有志愿者陪,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真是太好了!”在湖州市中心医院,81岁的徐奶奶在“康大姐帮帮团”志愿者朱利华的全程陪同下,完成了就诊、检查、取药等环节,省了不少心。
匡晓华介绍,湖州市中心医院从2020年成立“康大姐帮帮团”。目前,“康大姐帮帮团”门诊志愿者人数已有近百人,每天都有35名左右的志愿者在门诊区域提供服务。无家人陪伴的老年患者,只要有需要,就可以直接前往门诊大厅学雷锋服务台或者各个诊区的志愿服务台寻求帮助。
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方便患者就医的举措无处不在。在门诊大厅显眼处,有一台院内智能导航机。患者通过触屏操作,不仅可以看到所在位置,还能找到想要前往的科室,并模拟出行进路线。在前往科室的路程中,也可以打开医院微信公众号,通过“院内导航”精准定位要去的科室。
在临床各科室,医生桌上的《诊间去向告知书》引起了记者注意。告知书清晰标注了门诊一楼到三楼所有诊区的位置,医生开出检查单后,会在告知书上标出患者要去的目的地和行进线路,一目了然。
“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医院上线了‘智慧停车’系统,方便了患者停车,也提高了车位流转率。”匡晓华说,借助该院的“智慧停车”系统,来院人员只要通过手机进行操作,就能实时查看医院内的空余车位,并自动导航至该车位。离开医院时,也可以通过手机寻车和自助缴费。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湖州市、县医院共新增停车位1013个,平均停车等候时间减少5分钟以上。
省时又省钱
“弹窗提示阮先生半个月前在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做过一次CT检查,我只要点击‘同意互认’,就可以看到他之前检查的报告和片子,免去他在我们医院重复检查。”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诊室,主任医师高宏梁一边为患者阮先生诊疗,一边向记者介绍。高宏梁登录了医院信息平台,查看了阮先生的历次诊疗和检查用药情况。对于阮先生1个月内在其他医院做的检查,均给予了认可。
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王丽红介绍,湖州已经建立贯通省、市、区、镇、村五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全市所有公立医院诊前精准提醒、诊中强制调阅、诊后重复检查阻断全覆盖。去年,该市检查检验报告和医学影像互认共享服务累计节约患者医疗费用1935.6万元、塑料胶片费用约0.97亿元。
在湖州,看病就医更加智慧化。湖州市妇保院去年10月开通了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并大力推进移动支付、自助支付,提高支付速度。目前,该院门诊智慧结算率达到83.4%,高峰期挂号缴费排队平均时间由15分钟缩短至不到3分钟。湖州市中医院推行“中医处方一件事”,对处方、病历等进行标准化建设,实现中医门诊病历格式标准化、中药饮片数字编码。
湖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州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优质资源输送到基层,为基层提供城市医院检查、床位、号源、药品“一键申请”服务,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县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基层就诊率稳定在70%以上,老百姓的就医问诊更便捷、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