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研发不断智能化,它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玩手机,影响日常生活及学习。 平时在儿少精神科门诊就诊过程中,约半数的就诊患者存在手机使用过度的问题。不当的手机使用已经成为摆在家长、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适当使用手机其实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孩子可以通过手机提前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领略不同国家的风情人文;可以通过手机和同学、家人沟通;可以听听音乐缓解一下学习中产生的压力…… 但当孩子长时间、持续性地玩手机入迷,难以自控,且出现生活作息颠倒,三餐不规律,一离开手机就浑身不适,焦躁不安等表现时,那么他/她可能手机上瘾了。 手机成瘾属于非物质成瘾,是指对某种优越、刺激的行为或活动产生的依赖性行为。它的成因相当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个体及心理等多种因素。 当孩子出现上述表现时,家长切勿自乱阵脚。可以找合适的时机找孩子聊聊天,了解他/她内心的想法及沉迷手机的原因,比如孩子近期是否压力过大无处释放;是否在校跟同学相处欠佳被孤立,苦于现实中没有朋友可以交往,或者自我反思,有没有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没有适当的陪伴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做好不玩手机的榜样。 如果没有上述的情况,家长从以下方面做改善: 01 父母以身作则:想要孩子不沉迷手机,父母的榜样尤为重要。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好好地陪伴孩子学习、游戏,有空多跟孩子沟通,及时发现可能潜在的问题。 02 和孩子制定规则和目标:一起协商使用手机的规则,如时长、频率。同时可以制定自己的每日作息计划、每周学习目标等。 03 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孩子就算已经有上瘾的苗头了,家长也不能过分着急,切忌指责,打骂,用极端的方式处理(如摔、砸手机,从此不让碰手机等等)。父母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阅读,或者带孩子外出散步,运动、让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等。 04 不要用玩手机当奖励: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比如动不动拿电子产品当奖励,以“可以让你多玩多少时间手机”作为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孩子就容易把玩手机作为最大的诉求,而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05 让孩子意识到危害性: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孩子自己体会沉迷手机以来自身的不良变化,如容易疲劳、记忆力下降等身体健康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效率变低、现实人际互动减少、情绪易烦躁等等心理层面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