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无结核城市”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终止结核病策略”,即2035年实现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10万。近年来,我国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推进落实结核病防治措施,湖州在国家、省“无结核社区”试点建设基础上,先行先试,率先启动了“无结核城市”建设工作,旨在探索实践新的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技术措施,加速肺结核疫情下降,为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提供实践样板。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工作体系。市、区县政府层面印发各级实施方案,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明确部门职责、设定工作目标,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组建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工作单元,确保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是建立多方参与的筹资模式。认真践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理念,在财政专项支持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慈善、捐赠等筹资渠道,充实结核病防治资金池。特别是通过各级慈善资金实现了肺结核患者住院隔离治疗期间医保以外自付费用的全额补助,同时住院期间统一营养配餐、给予生活补助,做到“零负担有补助”。
三是建立全程闭环的技术路径。印发一系列本地化技术方案,明确肺结核诊断报告、疫情调查处置、预防性治疗门诊建设、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等技术要求和流程,确保结核病防治技术路径精准闭环。同时搭建“无结核城市建设AI”数字化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实时监控、智慧管理。
二、推进成效
一是工作机制高效运行。现有市、区县两级工作指导组成员56名、乡镇(街道)专管员74名、村(社区)管理网格单元1239个,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高效运行,结核病防治新策略新举措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
二是核心举措全面推进。全域设立方便可及的预防性治疗门诊,建成30分钟预防性治疗服务圈;截至2024年6月,全市预防性治疗人数已达6000余人,切实降低潜伏感染者发展为结核病患者的风险。以免费治疗和补助政策为保障,加强医生、社区、家庭等多方协同的动员和劝导工作,病原学阳性患者隔离住院率显著提升,目前达近90%,有效防范结核病社区传播。
三是示范效应逐步显现。“无结核城市”建设探索实施的结核病防治新策略、新举措受到了国家、省和兄弟省市的高度关注,全国影响力快速提升。1月份国家疾控局传防司来湖调研,3月份中国防痨协会牵头在湖举办“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上海、广东、江苏、安徽等地纷纷来湖交流;各级各地对“湖州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市卫生健康委)